俄罗斯卢布危机下的黄金应对之策
前言
发生在2014年12月中旬的卢布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时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行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货币的信用质疑,一度引发了外汇市场上对卢布的大幅抛售。从2014年12月15日至2014年12月26日,接近10天的时间里,卢布汇价持续走低,期间俄罗斯为了稳定汇率,抛售了15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近43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来支持卢布。此次卢布危机,虽然对亚洲经济影响较小,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对一个黄金的重要性。本篇专题,我们将对卢布危机进行梳理,以此作为案例分析黄金对于支撑主权货币信用的重要作用。
事件梳理

在这次卢布危机之前,上一次国家货币大规模贬值发生在1998年,即所谓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由于资本外流,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迅速贬值,贬值幅度最大的印度尼西亚一度达到了80%。当时除了中国内地和香港免受冲击之外,绝大多数东亚国家的货币均一路走跌。严重时,印度尼西亚曾在1998年一年的时间内倒闭了近30多家银行,其人均收入从危机前的1000美元锐减至400美元。
虽然,此次卢布危机并没有引发局域性金融危机,但是这再一次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即无论是国家性储备还是私人储备,黄金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最基本的储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如经济学中流行的那句话一样,“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当金融危机爆发或经济崩溃时,黄金作为天然的货币,其进行价值储蓄和交换的作用,是具有历史发展原因和价值基础的。因此,对于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后,不断的进行货币增持是提升其货币国际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来说,在总资产中一定比例的配备实物黄金也是预防金融危机的最为保险和有效的办法。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黄金储备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央行迅速意识到黄金的重要性,因此开始调整其黄金储备。先是在2002年从此前的359吨提高至455吨,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黄金储备更是大幅提升,如下图所示,2008年之后中国黄金储备相比之前几乎翻倍。

不过从世界黄金协会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位最低,仅为1%。世界黄金协会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国黄金储备很有可能会再次翻倍,这不仅是人民币国家化的需要,也是作为可以抵御金融风险的经济大国的必备条件。
2014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情况(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排名
|
国家或机构
|
吨位
|
占外汇比例
|
1
|
美国
|
8133.5
|
71.7%
|
2
|
德国
|
3386.4
|
67.6%
|
3
|
IMF
|
2814
|
|
4
|
意大利
|
2451.8
|
66.5%
|
5
|
法国
|
2435.4
|
65.1%
|
6
|
俄罗斯
|
1068.4
|
9.4%
|
7
|
中国
|
1054.1
|
1.1%
|
8
|
瑞士
|
1040.1
|
7.9%
|
9
|
日本
|
765.2
|
2.5%
|
10
|
荷兰
|
612.5
|
53.7%
|
结语
自从卢布危机以来,金价便一直受到支撑反弹,尤其是进入2015年,黄金价格更是先后突破1200美元和1220美元区间,多头动能不断增加。每一次金融市场风险增大时,金价无疑都会受助上升,比如2015年1月份希腊选举问题引发的短暂金融动荡和石油价格暴跌造成的股市下行等等。预计在2015年第一季度,黄金市场或形成一小波反弹动能,中线一波反弹趋势正逐渐发展。未来市场或不断向1230美元附近突破。
俄罗斯卢布危机下的黄金应对之策
前言
发生在2014年12月中旬的卢布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时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行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货币的信用质疑,一度引发了外汇市场上对卢布的大幅抛售。从2014年12月15日至2014年12月26日,接近10天的时间里,卢布汇价持续走低,期间俄罗斯为了稳定汇率,抛售了15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近43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来支持卢布。此次卢布危机,虽然对亚洲经济影响较小,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对一个黄金的重要性。本篇专题,我们将对卢布危机进行梳理,以此作为案例分析黄金对于支撑主权货币信用的重要作用。
事件梳理
在这次卢布危机之前,上一次国家货币大规模贬值发生在1998年,即所谓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由于资本外流,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迅速贬值,贬值幅度最大的印度尼西亚一度达到了80%。当时除了中国内地和香港免受冲击之外,绝大多数东亚国家的货币均一路走跌。严重时,印度尼西亚曾在1998年一年的时间内倒闭了近30多家银行,其人均收入从危机前的1000美元锐减至400美元。
虽然,此次卢布危机并没有引发局域性金融危机,但是这再一次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即无论是国家性储备还是私人储备,黄金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最基本的储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如经济学中流行的那句话一样,“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当金融危机爆发或经济崩溃时,黄金作为天然的货币,其进行价值储蓄和交换的作用,是具有历史发展原因和价值基础的。因此,对于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后,不断的进行货币增持是提升其货币国际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来说,在总资产中一定比例的配备实物黄金也是预防金融危机的最为保险和有效的办法。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黄金储备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央行迅速意识到黄金的重要性,因此开始调整其黄金储备。先是在2002年从此前的359吨提高至455吨,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黄金储备更是大幅提升,如下图所示,2008年之后中国黄金储备相比之前几乎翻倍。
不过从世界黄金协会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位最低,仅为1%。世界黄金协会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国黄金储备很有可能会再次翻倍,这不仅是人民币国家化的需要,也是作为可以抵御金融风险的经济大国的必备条件。
2014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情况(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排名
国家或机构
吨位
占外汇比例
1
美国
8133.5
71.7%
2
德国
3386.4
67.6%
3
IMF
2814
4
意大利
2451.8
66.5%
5
法国
2435.4
65.1%
6
俄罗斯
1068.4
9.4%
7
中国
1054.1
1.1%
8
瑞士
1040.1
7.9%
9
日本
765.2
2.5%
10
荷兰
612.5
53.7%
结语
自从卢布危机以来,金价便一直受到支撑反弹,尤其是进入2015年,黄金价格更是先后突破1200美元和1220美元区间,多头动能不断增加。每一次金融市场风险增大时,金价无疑都会受助上升,比如2015年1月份希腊选举问题引发的短暂金融动荡和石油价格暴跌造成的股市下行等等。预计在2015年第一季度,黄金市场或形成一小波反弹动能,中线一波反弹趋势正逐渐发展。未来市场或不断向1230美元附近突破。
下一篇: 2014年贵金属市场年终回顾